——出自黄霑《不文集》
原版诗句的字面意思是:全家一起在铲泥种树,你家池塘的鲛鱼很多,鱼肥果熟时奶奶在做饭,你妈妈也亲自下厨。
这首诗从表面上看,没什么不雅之处,但其实每句都有粤语的粗口谐音:
“冚家铲”的意思是全家死;“冚家铲泥齐种树”,字面意思是:全家出动,一起去铲泥种树。是没什么不妥。但在粤语中,“冚家铲”这句杀气尽显,铲泥,表示挖坑,泥于你同音。全句的意思就是:“全家死绝,还要自己挖坑”。
“池塘”与“祠堂”同音,而“多鲛鱼”与“多鸠余”同音,意思是好JB多余;
“嫲捻饭”与“麻撚烦”同音,意思是好JB麻烦;
“你老母兮”中的“兮”与“閪”同音,意思是NMB。
难怪唐伯虎说完,对穿肠被气的吐血。
另外对穿肠本身就是一个谐音梗人物,他的自我介绍“对王之王”中的“对”字与“怼”同音,“对穿肠”与“怼穿墙”同音,意思是墙都给他……
“冚家铲”这个词是“灭门”、“满门抄斩”的意思。大意是(一)表割除。唐·柳宗元的《钴鉧潭西小邱记》:铲刈秽草,伐去恶木。(二)削平。通剗。唐·杜牧《原十六卫》:於是府兵内铲,边兵外作。
这个词的起源说法不一。大部分观点认为都是起源于满清,因为满清政权对待汉族人民十分残暴。汉族人犯灭门之罪不单全家杀净光,而且连祖坟都会连根铲起,作为一种对其他平民为恐吓作用的刑罚。
“冚家铲”最初是官方的常用述语,用来判处犯人“灭门”的刑罚。满清时,官员审犯判案,老百姓可以在公堂门外围观或者听对犯人的判决,当听到官员讲“冚家铲”的时候,大家都明白是判什么刑罚。
久而久之,一般的平民百姓都会用“冚家铲“这个词来骂人,“冚家铲”也成为了一句特别恶毒的骂人名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